我国民间有句谚语:麻绳专挑细处断,厄运只找苦命人。大概意思是说,在充满变数的世事和无常的人生中,处于逆境的人、或生活在社会底层的穷人,越是经不起打击,越容易遭遇不幸。
电影《为你找一个家》讲述的就是这样的一个悲情故事。
三十出头的窗户清洁工约翰,是一个单亲爸爸,每天不仅要辛苦工作,还要担负起照护孩子日常生活。
生活虽艰难,但父子相依为伴的温馨也自是乐在其中。生命原本就是一个苦乐相间的过程,约翰与儿子都很珍惜和享受这个过程。
乖巧懂事的儿子,让约翰为之心疼又欣慰。转眼间,儿子三岁,上了幼儿园。就在约翰才有喘息的时候,被查出脑癌晚期。
生命进入倒计时,约翰顾不上怨天尤人,也顾不上求医问药延长生命,在绝望之余,约翰找到收养福利机构,希望能亲自为儿子寻找一个理想的收养家庭。
从约翰对收养家庭的衡量得知,约翰自出生没有见过自己的母亲,父亲是一个卡车司机,约翰从出生就一直随父亲生活在卡车上。
四岁时,父亲不幸病逝,自此,约翰如同一叶浮萍,身不由己地辗转于不同的收养家庭。
童年时的约翰,像一只玩偶,任由收养人一时高兴拿起,转眼兴尽而抛弃,从没有感受到家的温暖,也没有受到过良好的教育。
成人后,只有从事没有技术含量的体力劳动谋生。曾与一位俄罗斯姑娘,有过一段的跨国婚姻,并有了一个可爱的儿子。因为不能给予妻子想要的生活,在儿子半岁时,妻子放弃婚姻和孩子回国,并自此音信全无。
圣经上说,上帝为你关上一扇门,一定会为你打开一扇窗户。但在约翰这里,上帝在关上门后,似乎忘了打开窗户。看来,上帝也有不靠谱的时候。
此时的约翰,没时间找上帝去理论,唯一念头,就是赶紧为儿子找到一个有爸爸妈妈,有爱的家庭,希望儿子拥有自己没有过的幸福人生,而不是重蹈自己的不幸。
为人父母者,几乎都有一种执念,就是自己曾经吃过的苦,不想自己孩子再吃一次。约翰更是如此。
拖着每况愈下的身体,约翰带着儿子,在福利院志愿者的陪同下,一家家去拜访考察,众多希望领养孩子的人家。
形形色色的希望领养的家庭,在约翰看来,总是有不尽人意的地方,有的人家希望收养后给孩子转学,有的人家收养了太多孩子,有的收养人家悭吝小气……
凡此种种,福利院的志愿者习以为常,婉言劝约翰不要对领养人家过于挑剔。影片的弹幕上,也有颇多如出一辙的观众留言。
旁观者的所谓理性,不过是毒疮不长在自己身上,当然不觉得疼。于约翰而言,这不是一次物品寄存,也不是一次暂且临时的托管,而是关系到孩子未来,乃至一生的托付。怎么可以不慎重?怎么可以轻松放手?
对于做了妈妈,从来不舍得把自己的孩子,给别人带的我来说,太能理解约翰此刻,对心头挚爱的孩子,那无处安放的痛。
约翰虽不满而牢骚过,却也明白,这世界从来就没有什么感同身受,有的只是冷暖自知悲苦自渡。
一边继续探访收养人家,一边坚持工作,一边照顾儿子。既得不到及时就医,又得不到充足的休息,约翰的病情迅速恶化。
一次次工作的难以胜任后,约翰明白一切无以为继了。卖掉汽车,转让自己的工作,约翰将最后时光,用于全身心陪伴儿子,以及给儿子物色合适的收养人。
几经斟酌,约翰放下收养家庭必须父母双全的执念,将儿子托付给了一位因为不能生育,而离异的女人。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清晨,约翰将儿子交付于那个渴望做妈妈的女人,电影也适时的戛然而止。
俗话说,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,干爹后爹不如自己的亲爹。于一个孩子而言,更是如此。一个人的所有安全感,来自于童年,一个孩子所有的安全感,来自于父母。约翰的儿子,年仅三岁的小迈克,对父亲的依恋可想而知。
在约翰的灌输中,迈克对死亡对分别有了似懂非懂的理解。一次父子交流中,迈克望着自己的爸爸,一句:“我不想领养",让人瞬间破防。
人生最大的痛苦莫过于,做父母,不能陪儿女长大;当儿女,不能陪父母变老。一个人,一生如果没有经历过生离死别,该是何等幸福。悲催的是,那种人可能旷古难有。
父母子女一场,我们终将要面对生离死别,纵有万般不舍,只能痛在心里,勇敢面对。惟愿这离别,能来的晚一点,再晚一点……
做了妈妈的人,不知觉中成为人类中泪腺最发达的群体,二刷《给你找一个家》,写观后感,仍忍不住泪奔。据说,电影改编于一个真实的故事,真心祈愿,小迈克拥有爸爸希望的幸福人生。